在江西省钨与稀土质检中心,有一只平均年龄不足35岁的年轻团队——研发部。研发部以党建为引领,以创新为驱动,以技术为支撑,以集群培育为抓手,以人才为根本,诠释着新时代科技工作者的使命与担当。
强化党建引领 推进行风建设
研发部坚持党建铸魂,将政治建设摆在首位,深刻认识钨、稀土等国家战略资源的重要意义,厚植科技报国情怀。余音宏、刘欣等党员立足岗位当先锋,履职尽责作表率,推动形成“党小组进驻项目组、党员冲在攻关线”的良好局面。凭借优异表现,他们荣获中共江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直属机关委员会“优秀共产党员”称号,激励着更多成员奋勇向前。
坚持创新驱动 推动成果转化
研发部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,联合高校院所和科技型企业建设多个联合实验室,开展科研项目技术研究;积极与中国科学院金属所共建“稀土新材料研究与应用实验室”、与中南大学粉末冶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共建“难熔金属与硬质新材料研发中心”,推动产学研用各环节紧密配合。部门先后承担了省部级、地市级科研项目50余项;发表中文核心以上论文40余篇,其中SCI/EI索引15篇;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6项,其中授权6项;制定国家标准5项;开发新产品10余项,引进孵化企业2家。同时,研发部积极开展争资争项工作,争取大量各级转型经费,有效促进了中心的建设,推动了中心高质量发展。
研发部坚持以测得准保证造得精,独立自主研发的“原位高温烧结炉校温合金技术”属于国际首创,具有校温精确、成本较低、一致性好等特点,将大幅提升稀土永磁材料和硬质合金产品质量稳定性。目前,该项目已完成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验收,申请了6项发明专利,并为全国20余家稀土、钨企事业单位累计提供上百次校温服务,获得一致好评。
开展物性检测 赋能新质生产力
聚焦稀土、钨等有色金属新材料产业的科技创新需求,研发部充分发挥场发射扫描电镜、X 射线衍射仪、超高矫顽力永磁测量仪等一批先进仪器设备的效能,持续夯实自身能力建设,不断优化服务流程,为企业在设计研发、工艺改善、过程管理、成品控制等全链条环节提供有力支撑,全力助推有色金属产业在科技创新的赛道上加速前行。
在服务企业的一线实践中,研发团队用实干诠释担当。此前,某企业在超高纯纳米氧化钆检测和纳米颗粒分析过程中遇到问题,研发部团队成员主动放弃午休和夜间休息时间,充分发挥先进仪器设备效能,争分夺秒开展加急检测,在确保数据精准度的前提下,以最快速度出具检测报告,帮助企业解决难题,为产业创新注入动能。
开展集群培育 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
中心作为促进组织,先后承担了稀土、钨先进制造业集群的培育提升工作。研发部作为主要牵头实施部门,推动赣州市稀土新材料及应用集群于2022年11月成功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,成为江西省首个国家级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;推动赣州市钨新材料及应用集群于2024年7月入选为江西省首批先进制造业集群。
研发部参与制定了集群培育提升三年行动方案和年度工作计划;联合重点企业、科研院所等发起成立稀土、钨产业发展联盟,发挥桥梁纽带作用;组建了由国内稀土领域内院士专家共计18人构成的集群专家委员会,发挥产业智库作用;推动稀土、钨产业数转智改,深入集群企业开展数字化专题调研,积极筹建产业大脑;先后举办了中国稀土产业高峰论坛、江西省钨与稀土产业质量提升工作大会、稀土钨新材料集群投融资路演等活动,搭建交流合作平台,构建产业发展良好生态。
引育技术人才 锻造科研“硬实力”
研发部全力打造一支结构优、能力强的科研“铁军”。目前,部门硕博人才占比超90%,拥有高级工程师4人,“先进工作者”“最佳岗位能手”不断涌现;依托中心首席科学家李亚军博士等领军人才的“头雁效应”,建立了资深专家“传帮带”机制,大力推进人才梯队建设。此外,通过与中国科学院、中南大学、山东大学等高校和相关企业开展深入合作,柔性引进专家教授30余人,壮大后高层次人才力量。
未来,这支创新劲旅将继续以科技为犁,深耕产业沃土,为驱动江西钨与稀土产业实现从“资源优势”向“产业优势”的跨越贡献质检力量,奋力书写新时代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篇章。